1月21日 (21 weeks 6 days):
羊膜穿刺做完後,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,因為網路上有人說有可能會流產、死胎、羊水破、細菌感染等等,還好一切平安。不過,做完羊膜穿刺,真的不要提重物或者太勞累,也要注意身體變化,才能確保肚子的小寶貝健康長大。
說到提重物,真是讓我始料未及。話說我做事一向很獨立,除非真的是東西放太高或是完全搬不動,才可能開口請別人幫我,連我家老爺子也不例外。昨天去妹妹家搬她出國幫我買的戰利品,我覺得沒特別重,大約7-8公斤,我自己提下樓。結果,今天一早6點,肚臍右側約12公分處,每2-3分鐘就會抽痛一次,每次抽痛時間都是1-2秒,很快就過了。趕緊上網爬文,發現我的症狀和某些人說的盲腸炎有點像,但是我的不太痛。
根據搜尋結果,孕婦在第二期或第三期有可能會發生盲腸炎,而且最好盡速就醫開刀治療,免得盲腸破裂導致腹膜炎和其他併發症,聽說大多癒後良好。抱著害怕的心,趕緊到附近的婦產科就診。醫生看了看,說有可能是宮縮,還說我是新手孕婦,傻傻分不清胎動、宮縮和肚子痛。超音波掃描結果也正常,小妞的大小和體重也沒問題,最後為了確定不是宮縮,還做了內診,子宮口確定關得緊緊的,沒有早產現象。
這家診所的醫生看到我彎下腰綁鞋帶,還唸了我一頓,說這樣的姿勢一定要避免,會造成孕婦腰酸背痛。換句話說,我得換雙不用綁鞋帶的鞋。我穿布鞋習慣了,要突然換穿別種鞋子,實在很不習慣。但是為了小妞,還是得換!
最後的檢查結果,其實我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。醫生沒有很肯定是不是宮縮,只提醒我一定要注意胎動和宮縮變化。22週之後可能會出現的意外就是早產,要特別當心。
1月22日 (22 weeks 0 day):
昨天看診回家後,一直在床上休息,睡睡醒醒,抽痛感也自己消失了。跟老爺討論可能原因,最後推估應該是提那包戰利品,導致發扯到子宮圓韌帶吧。反正以後真的要很小心,超過2公斤的東西就不要拿了,請心愛的老公或別人幫忙,面子問題等孩子準時順利出生再說。
21週之後,小妞的胎動變明顯了,可以清楚感受到她的拳打腳踢,力道不大。昨天醫生說,如果是宮縮,會是整個子宮變硬,所以我現在非常努力去體會到底是胎動還是宮縮,但說真的,還是不太能分辨。下次回原醫院產檢,再問問醫生吧!
1月24日 (22 weeks 5 days):
待產包要準備哪些物品?寶寶出生後需要哪些東西?果然新手就是新手,不上網查還真的不知道,該做的事前準備竟然這麼多!
我同學聽到我問待產包,她說我也太早準備。唉唉,其實也不是啦,接下來這三四個月,工作會變得更忙碌,月子要回娘家做,生完後還要搬家,所以不得不提早準備。
先來看看待產包到底需要哪些。網路上有非常多相關文章,媽媽們提供非常寶貴的經驗分享,讓我這個新手知道要從何開始。清單一列出來,不得了,兩卡皮箱根本不夠裝!我先分享網路各媽媽們的清單綜合版:
住院 文件 |
媽媽健保卡 |
媽媽身分證 |
媽媽印章 |
媽媽手冊 |
爸爸身分證 |
爸爸印章 |
|
產婦 用品 |
看護墊 |
拖鞋 |
襪子 |
特長型衛生棉 |
臉盆 |
溢乳墊 |
|
衛生紙 |
哺乳裝 |
疏乳棒 |
|
濕紙巾 |
哺乳內衣 |
生理沖洗器 |
|
免洗內褲 |
吸乳器 |
坐浴盆 |
|
束腹帶/束衣 |
羊脂膏 |
優碘 |
|
月子帽 |
哺乳枕 |
媽媽出院衣褲鞋襪 |
|
清潔 用品 |
牙膏 |
身體乳液 |
爸爸刮鬍刀 |
牙刷 |
鏡子 |
爸爸刮鬍膏 |
|
化妝水/保養品 |
梳子 |
彎頭吸管 |
|
棉花棒 |
髮帶/髮夾 |
杯子/碗筷 |
|
牙線 |
毛巾 |
保溫杯 |
|
沐浴乳 |
衣架 |
手機充電器 |
|
新生兒 用品 |
小奶瓶 |
包巾 |
紙尿布 |
小帽子 |
手套/腳套 |
配方奶 |
|
紗布衣 |
圍兜兜 |
紗布巾 |
|
連身衣 |
安撫奶嘴 |
奶瓶消毒器 |
|
出院 文件 |
報戶口 |
各縣市生育補助 |
生產證明書(醫生證明) |
勞保生育給付 |
寶寶出生證明 |
保險理賠條件(剖腹產) |
|
新生兒健保加保 |
蝦毀?!這麼多!!是的,當時列好後,真的當場傻眼。這簡直是大搬家嘛,況且住院頂多3-5天,到時候出院要顧孩子又要打包行李,實在無法想像。
清單裡面有很多物品都是小東西,文件類的體積也小,新生兒用品也都是超級迷你版,因此體積不大。新生兒尿布、看護墊、衛生棉那一類是消耗品,所以出院時體積也會減少。可怕的是孕婦「可能」用到的東西,像是坐浴盆、臉盆、哺乳枕等等,都是最占空間的物品。每個人習慣都不同,所以還是要依照個人來準備待產包。
有媽媽說,待產包千萬不可以太早拉上拉鍊,因為這樣是在跟老天爺宣布媽媽已經準備好要生了。這個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。也有人說待產包隨時放車上,這樣到時候就可以立刻上路去醫院。可惜在台灣我是司機,總不可能自己開車去醫院生吧?待產包還是放家裡比較方便。
到目前為止,我只準備了清潔用品,分裝成小瓶罐或是用可拋棄式,到時候才可以輕巧打包回家坐月子。小妞的用品及衣服都還沒買,有媽媽說要等到32週,等醫生確認胎兒大小再買會比較合適。
清單物品也不是每項都要購買,要看個人需求。我已經開始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問問有沒有可以割愛的東西,目前已經拿到嬰兒包巾、孕婦褲、孕婦裝、奶瓶等。聽說嬰兒穿二手衣會比較好養,所以拿到二手嬰兒衣是一種幸福!